接好接力棒跑好振兴赛人民资讯

盛夏时节,梅江区西阳镇桃坪村脱贫户丘许泉与妻子正在地里忙活,一筐筐西红柿、黄瓜、丝瓜从地里搬上蔬菜供货商的集装车;大埔县枫朗镇隔背村的扶贫车间内,腐竹生产线有条不紊地运转,村民们累在身上,乐在心上;平远县河头镇向阳村人气渐旺,经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子环境焕然一新,十里水乡的画卷徐徐铺开……

从年开展第一轮扶贫开发“双到”,至年梅州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全部达到退出标准。携手同心,脱贫攻坚,广州、梅州交出了让人民群众满意的答卷。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脱贫之后要“接力跑”,跑出乡村振兴发展的“新速度”。穗梅两地一手筑牢防止返贫墙,一手培育乡村振兴的新力量。多方合力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多措并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积极开展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近段时间来,广州和梅州帮扶工作队陆续完成交接,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活跃在梅州广大农村田间地头,开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新的奋斗征程。

●南方日报记者梁时禹

通讯员朱双玲朱维佳袁志鹏

新队伍

选配精英巩固脱贫成果

“老丘,记得定期查看光伏发电的收益,如果遇到什么问题要记得及时向村两委干部反映。”“李工,葡萄园之后遇到什么问题需要我帮忙的,记得打电话告诉我,我帮你们想办法。”“书记,村子建设的任务今后就不能跟你分担了,但需要我帮忙的尽管开口。”

……

离开梅江区西阳镇双黄村之前,广州市社会科学院扶贫工作队队长李钟志又一次漫步在村道上,像初到村子时一样,他和村民们热情地打招呼,遇到脱贫户还会多叮嘱几句。“在梅州工作的日子,实在令人难忘。“李钟志感叹。

在驻村扶贫工作队和村两委干部的努力下,双黄村通过投资建设葡萄园、入股金钱龟养殖、发展光伏发电等方式,为贫困户带来稳定收益,同时增加村集体收入。村集体年收入从4年前的3.5万元增加到30万元,22户贫困户均实现脱贫。

一份“脱贫成绩单”,背后倾注着无数人的心血。

在脱贫攻坚战中,梅州全市户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稳定脱贫,全市个省定相对贫困村全部出列。作为全省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穗梅两地各级党委政府和部门,尽锐出战,着力巩固成果提升脱贫质量,同全国一道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了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的目标。

其中,驻村帮扶干部是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关键力量。由广州市和梅州市派出的支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扎在梅州市每一个省定贫困村,为村庄、脱贫户量体裁衣,制定脱贫计划表,让村集体经济涨起来,脱贫户生活好起来。

随着“后脱贫时代”的到来,驻村扶贫工作队陆续撤离。如何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问题摆在梅州广大村干部面前。

“如何将村子的产业继续做大,让‘造血功能’持续增强,让更多的人才回村,这对我们来说是全新挑战。”梅江区西阳镇筀竹村党支部书记李小龙说。在驻村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的民宿、咖啡馆、农家乐逐渐兴起,村子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我们对民宿、啤酒屋等这些旅游配套设施不了解,下一步该如何规划还没有头绪。”李小龙说。

广州市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到来给他打了定心针。“工作队可以从发展前景、专业技术等角度给予我们意见,弥补我们的知识盲区。”李小龙说。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按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农村科技特派员、‘三支一扶’人员、高校毕业生志愿者、金融助理”组团要求,省、广州市、梅州市和各县(市、区)选派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覆盖全市个镇,其中重点帮扶镇69个、巩固提升镇35个。

重点帮扶镇中,省直单位和中直驻粤单位定点帮扶18个,广州市对口帮扶30个,梅州市自行帮扶21个;对于全市35个巩固提升镇,各县(市、区)参照省、市的做法,自行安排组团,落实“一对一”结对帮扶。

相较于脱贫攻坚时期的驻村扶贫工作队组建,此次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组建强调“优中选优”,队员素质更优、能力更强。

“我们驻西阳镇一共有五名队员,其中有三名是硕士研究生,之后我们将充分结合西阳镇以及各个村的产业,从专业技术的角度给予指导。”广州驻西阳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刘大志说。

新思路

迅速开展乡村振兴工作

走访村(社区)、查看仁居圩镇的红色遗址、考察仁居镇的产业情况……自从6月30日到岗之后,平远县仁居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第一时间启动帮镇扶村工作,队长廖高平带领着队员们马不停蹄地奔走田间地头,足迹遍布仁居镇16个村(社区)。

“没有实践就没有发言权,只有快速了解仁居镇的具体情况,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廖高平说。

廖高平是一名工程师,负责数据信息处理的工作。首次到基层,参与乡村振兴工作,他显得十分冷静。“这是我第一次从事服务经济社会的工作,于我而言是一次新的挑战。在乡村,能接触到形形色色的人和事物,更考验我们的工作方法和工作能力。”

在开展帮扶工作的过程中,仁居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一边摸清工作现状,一边学习先进的工作经验。“为了能快速掌握基层工作的相关方法,我购买了介绍乡村工作和经济类的书籍与队员一起学习,填补理论的空白。”廖高平说。

人员到位,工作入轨。目前,全市69个重点帮扶镇和35个巩固提升镇已全部完成进驻对接工作,按照“群众需要什么、工作队能做什么”迅速开展调研工作,并与镇村干部一起研究镇村相关情况,便于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好帮扶工作。

随着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到位,各县(市、区)纷纷召开工作会议,接力脱贫攻坚后新起点的帮扶工作,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日前,梅州市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平远县长田镇座谈会召开,会议要求各个工作队队员要尽快转变角色,进入工作状态;抓紧学习熟悉县情镇情、学习熟悉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的政策要求,学习熟悉镇村基层的工作方式,做到“工作投入、作风深入、感情融入”“理论扎实、干事务实、做人朴实”“三入三实”,并当好“联络员、调研员、指导员、监督员、宣传员”“五员”,在乡村振兴工作中做实事、干成事。

“我们称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为撬动乡村振兴新篇章的杠杆,这也意味着他们要以更多元的视角、更有效的工作方法来帮助乡村振兴发展。”张森发说。

在廖高平看来,乡村振兴工作的内核在于工作机制的构建,要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无论是脱贫攻坚工作,还是乡村振兴工作,长效地开展离不开工作机制的常态化运行。机制还得‘常新’,要坚持因地制宜,根据群众意见逐步完善机制,确保机制有成效。”

一种模式、一个机制干到底、管全部是不可能做到的。梅州一方面不断总结好经验、好做法,一方面注重创新完善。

7月20日,一辆辆满载鹰嘴桃的货车从蕉岭县广福镇豪岭村出发前往广州市,桃花源观光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钟明雄满心欢喜。“这一批发往广州的鹰嘴桃共箱,后续还会继续发出,销售不用愁,品牌也能够进一步打响。”

广福镇鹰嘴桃种植面积达亩,产量预计可达到44万斤,然而个头大、品质佳的鹰嘴桃一度成为钟明雄的烦恼。“随着鹰嘴桃的大量上市,鹰嘴桃不仅卖不出好的价钱,而且销售还成了一个问题。”在广福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帮助下,鹰嘴桃走上了广州市食客的餐桌。“后续,我们会持续跟进广福镇鹰嘴桃的销售情况,让农民无后顾之忧。”广福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裴敬中说。

新目标

争创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

梅州市政府办公大楼的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办公室内,电话铃声不断,办公氛围火热。初到广州对口帮扶梅州指挥部负责乡村振兴的工作人员忙着沟通、联系工作,制定到梅州各县(市、区)实地调研的计划。

乡村振兴工作是一盘大棋,从省委、市委、县(区)委,再到镇党委,都是操控棋盘的棋手。驻镇帮镇扶村如何落子?

既严格对照《广东省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方案》,同时又结合实际提出举措,这是梅州给出的答案。

日前,《中共梅州市委梅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下称《方案》)已正式印发,新工作、新目标也随之启动,结合梅州市乡村振兴实际,市委、市政府决定在全市开展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方案》指出乡村振兴的总体目标,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建立农村低收入人口长效帮扶机制,健全乡村振兴领导体制和工作体系,举全市之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争创广东省乡村振兴综合试验区,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驻镇帮镇扶村工作,帮镇是着力点,扶村是落脚点。

为了做好驻镇帮镇扶村工作,梅州将从财政投入和金融服务、土地支持、人才智力支持、科技支撑四个方面加大政策支持衔接力度,加强制度保障,让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在乡村大展拳脚,让农民更好地适应新形势新要求,促进农民富裕富足。

《方案》指出,年,脱贫攻坚成果持续巩固,乡村建设行动全面启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农村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农村生活设施进一步改善,农村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到年,脱贫攻坚成果巩固拓展,农村低收入人口分类帮扶机制逐步完善,乡村产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明显提高,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乡风文明水平显著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全市农民收入增速高于全省农民平均水平,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超过15万元。到年,基本实现“百镇千村”振兴目标,农村低收入人口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农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显提高,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重要进展。

眼下,驻镇帮镇扶村大幕才刚拉开,更加热闹的景象、更美的风景还在后面。

■记者观察

接续跑好乡村振兴接力赛

没有脱贫攻坚,就没有乡村振兴;乡村不振兴,脱贫攻坚就不可能巩固。

在脱贫攻坚战中,梅州交出了一份令人民满意的成绩单,脱贫攻坚工作走在全省前列,体现在书面上,也体现在乡村间。一条条平坦宽阔的四好农村路修到了村民家门口,公交车也开到了家门口;找工作无需再外出,家门口就有收入不错的岗位;村子有了新的广场、新的党群服务中心,乡村的环境日新月异……村民的笑容就是最好的答复。

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久久为功。

在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仍存在几个问题有待解决。一是目标群体差异较大。脱贫攻坚工作主要涉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仅涉及农村的一小部分人,而乡村振兴涉及到所有农村、所有农民、所有农业,人群目标范围是全局性的。特别是对贫困村数量较多的地区,在脱贫攻坚期间主要聚焦贫困村贫困户,今后乡村振兴工作面的扩大可能导致工作任务及工作困难的增加。

二是人才队伍培育不足。在脱贫攻坚中主要采取教育扶贫、金融扶贫、政策兜底等政策性措施,对专业人才的依赖较小,主要由各级干部到一线开展帮扶工作,而乡村振兴涉及的点多面广,对“三农”方面专业人才依赖较大。

梅州是农业大市,要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尤其需要把“三农”问题放在一个更突出的位置上。

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农业的弊端不断出现,要更好地推动农业发展,就需要在科技创新、信息技术上多下功夫,通过科技兴农的方式。只有为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够让智慧农业蓬勃生长,更好地扎根在田间地头,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民共同富裕,梅州仍然任重道远。

本文来源:南方日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ys/263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