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在崭新的国防陈列室里阅读。袁志鹏摄
上午11时,在仁居中心小学,学生们正在校内的国防陈列室里安静地阅读,书架上整齐排列着军事、历史、科普等类别的书籍可供选择,一旁摆放着军事模型帮助学生边阅读边理解。
上述一幕便是驻平远县仁居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进驻后带来的成效之一。
年,由广东省军区政治工作局、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组成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进驻仁居镇开启“组团式”帮扶。一年多来,工作队充分整合资源,创新构建省军区系统“1+9+15”跨域帮扶、结对共建模式,对仁居镇和16个村(居)实施全覆盖、全方位、长时期的结对帮扶。
自筹资金.8万元,援建3个重点项目,支持仁居中心小学申报并获批全国“八一爱民学校”,办成25项惠民实事,发展、建成3个农业生产基地,消费帮扶金额达.72万元……在工作队的助力下,仁居镇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民生条件不断改善,在农业、文旅等多个领域工作提质增效。
●南方日报记者何苑妮通讯员袁志鹏潘坤伟李晓岚朱双玲吴辉燕
明思路
构建“1+9+15”跨域帮扶模式
工作队队长廖高平清楚地记得,年6月30日,是工作队一行8人到仁居镇报到的日子。
“在原先的工作岗位上,我是负责部队军事和管理工作的,对乡镇经济工作具体如何开展其实不太了解,我和工作队的其他队员都希望以最快的时间磨合,尽快熟悉工作事务。”廖高平说,在制定具体的工作方法前,准备工作已经走在了前面,“到仁居后,我们花了半个月的时间走遍全镇16个村(居),汇总编写镇和16个村(居)的书面调研情况。”
在那之后,农业、文旅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民生短板等专题调研随之展开,这些调研比起第一轮走访更加系统、更能帮助摸清“家底”,剖析困难问题和瓶颈制约,研究解决办法。同时,工作队在帮扶单位支持下,先后邀请省、市、县20余家单位到仁居镇考察,外出交流学习数十次。
在走访调研中,工作队发现:仁居镇圩镇建设集聚度有待提升、教育医疗等基础配套水平有待提高,仁居镇产业也较为零散、基础薄弱。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仁居镇的发展。
看到发展瓶颈,也了解到发展优势。仁居镇是平远县一个历史悠久的乡镇,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印记在这片土地上随处可寻,近年来打造的红四军纪念馆、红军街,彰显出红色文化的魅力。
经广泛征求意见,省军区党委审议通过《关于组织开展跨域帮扶、结对共建参与支持广东省乡村振兴建设的实施方案》,创新性构建“1+9+15”跨域帮扶、结对共建模式,充分整合省军区系统驻珠三角地区优势资源,区分镇、村(居)两类帮扶对象,由省军区机关与珠三角9个军分区(警备区)机关组团帮扶仁居镇,广州天河区、深圳福田区等15个经济发达区的人武部结对帮扶仁居镇下辖的15个行政村(居),由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帮扶1个行政村,形成“一对一”挂钩结对帮扶工作制度机制,推动珠三角优质产业、教育、医疗、人才资源和帮扶资金向镇、村引入并落地。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在仁居镇召开的“1+9+15”跨域帮扶、结对共建任务部署会上,明确工作任务、签订共建协议和定点帮扶责任书、筹集帮扶单位资金万元、撬动部分财政资金援建3个重点项目等多项工作迅速铺开。
“机制要长效,帮扶要精准,才能持续推动仁居镇高质量发展。”廖高平说,在省军区和广东邮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全力支持下,目前这一帮扶模式实施顺利,仁居镇和16个村(居)将在资金、资源、政策等方面得到全方位、长时期的结对帮扶。
找出路
以“产出思维”发展特色产业
丝苗米、百香果、脐橙、蜂蜜、高山茶油、灵芝代用茶、红薯……在仁居消费帮扶馆货架上,整齐陈列着平远的优质农产品,工作队进驻以来,价值.72万元的平远农产品从这里出发销往珠三角。
“这款饮用水名叫‘胜利水’,瓶盖上红色五角星和客家围龙屋等图标融合了仁居镇的红色、古色和帮扶元素,是我们联合水一方山泉水有限公司设计推出的一款帮扶产品,目前销量不错。”廖高平拿起一瓶“胜利水”向记者介绍,“每卖出这样一箱水,企业向村集体返利三毛六分钱。它既能让珠三角消费者认识平远,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48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