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反腐,任重道远!
昨日纪监委通报了这样一则案例:
在四川省叙永县大石镇旺龙村,有群众反映,杨某某有三个儿子,大儿子开水泥厂,二儿子还是个社长,他居然享受了低保!
这条线索引起了巡查组注意,按理说按照杨某某这种条件,不符合领取低保条件,于是巡查组立即展开了细致地调查。
通过走访群众,询问相关人员,发现果然存在猫腻!核查人员在核实杨某某地贫困状况时,根本就没有填写他大儿子和二儿子的情况;村主任碍于情面,也没有如实填写信息;镇上进行清理核查低保户地时候没有实地上门核查,直接拿着上一年度的材料进行申报。
调查清楚之后,巡查组确认杨某某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最终追回了元低保金。
看了这则案例之后,我十分愤怒,因为领导轻飘飘地一句“一时疏忽”就将不符合条件的人变成了低保户?那真正贫困地群众你们又能看见多少呢?
在农村,很多家庭收入低微,生活贫困,特别是一些孤寡老人、残障人士,低保可能是他们唯一收入来源,是他们的保命钱。但是一些不符合低保申请条件地人违规申请低保,无疑是侵占了国家资源,损害了贫困家庭的利益。
很多网友地想法和我一样,不是特别相信只是“一时疏忽”,纷纷要求严查:
网友要求严查地行为并不是空穴来风,村干部违规发放低保的行为也不是个例:
年至年,六安市金寨县梅山镇红村主任张焱在任期间,利用手中的权利,违规为亲戚朋友办理低保,最终被开除党籍,并且取消退休待遇。
张焱作为干部,本应在涉及村民利益地事项中秉持公平的原则,根据村民实际贫困情况进行低保户申报,但是由于他工作缺乏原则,在工作中优亲厚友,无视低保金发放规定,优先给自己的亲戚朋友进行申报,导致侵占低保名额、真正贫困地群众申报不了的情况,严重损害了群众利益!
年,时任文成县黄坦镇黄西村主任赵凤,在上报低收入农户结对帮扶名单时,想到自己在帮助村民郑某某办理贷款的时候,留有他的银行卡,并且自己也知道卡号,于是利用职务便利将郑某某上报成了低保户。赵凤在郑某某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银行卡中元钱取出,用于自己的消费开支,最终案发被处理。
赵凤存在“近水楼台先得月”的思想,利用干部和群众信息不对称的特点,在群众不知情的情况下进行上报,虚报冒领低保金,为自己谋取私利,严重违反了低保户的上报规定,损害了村民的权利!
年,广西崇左市天等县都康乡科员邓某,在负责贫困户扶贫工作的时候,得知黄某明的低保审核没有通过,为了骗取资金,谎称可以“走后门”为他办理低保,让他拿元好处费,结果邓某并没有为其办理低保,将骗得地钱财用于偿还自己的债务,最终案发。
作为公务人员,群众对邓某非常信任,但是他利用群众的信任,“诈骗”村民,并且宣扬“走后门”的不良之风,严重损害了公务人员形象,得到惩罚大快人心!
年3月至年4月宣城市广德市卢村乡民政所原所长王晓光对所在乡镇的低保、五保以及优抚的对象监管不力,审核也不严格,导致违规发放民政“四项资金”和优抚资金共计余元,最终被处分。
由于这些人存在,很多真正贫困地农民低保申请不下来、补贴发放不到手,于是网上有很多人在呼吁取消低保。
但是取消低保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有网友发表评论:
总结
村干部对村民来说是十分特殊的存在,你说他们权力大吧,他们不是正式公务人员,做很多事力不从心;你说他权力小吧,村里几乎所有的事项都需要他们去管理。
特别是涉及村民利益的一些问题都需要村干部去处理,例如土地纠纷问题、养老问题、农村基建问题。
在低保问题上,特别是前期的上报,需要村干部去完成,这就有可能造成腐败。
低保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也不能因为它存在问题就一刀切地取消,我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事情:
1、要提高领导地责任意识,无论是村干部还是上级领导,都要做好自己分内工作,严格按照工作流程来处理涉及村民利益地事项,要做地“公平、公正、公开”。
2、要加强反腐力度,不仅要“打虎”,更要“拍蝇”,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60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