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白癜风知名专家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1222/5951583.html
平远县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客家童谣教学听评课活动
客家童谣进课堂,博采众长共成长。依托学校市级课题《客家童谣融入培智课堂的教学实践探究》,平远县特殊教育学校近期开展了客家童谣教学听评课活动。
刘宇婷主任通过问答形式,结合有趣的图文,用客家方言生动形象地为学生先后解读《一张台》、《蒸甜粄》两首童谣。通过师生互动、生生互助对念童谣的形式,将童谣的互动性特点体现得淋漓尽致。
《一张台》
《蒸甜粄》
姚志雄老师的《萤火虫》设计巧妙,创设童谣情境,为学生对新知的探究和整节课教学目标的完成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教师在情景表演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对童谣的兴趣,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气氛异常活跃。
《火萤虫》
《落水天》是一首生活方面的婚嫁类童谣。钟晓琳老师通过课堂趣味小互动的形式告诉学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人生哲理,零花钱可以解决一时之欲,但不能满足长久需求,同时也教育大家做事要勤奋。
《落水天》
陈利梅老师的《月光光》是客家地区极具影响力的经典童谣。学生在上课之前对本首歌已有大致印象,在课堂一番学习后,学生对童谣中抽象的语句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并能哼唱前半部分的童谣。
《月光光》
谢华昌老师授课过程循序渐进,教学思路清晰。学生在老师一步步的引导下积极的参与到课堂中,学习兴趣被充分激活。
《禾毕子》
五位老师精彩的教学展示在一声声童谣哼唱中结束,课题组趁热打铁对其展开了评课研讨活动。授课老师认真自评,虚心接受评课小组提出的建议。在评课研讨过程中,课题组认真记录了在场教师的意见建议。
从民间体育游戏课程到客家童谣校本课程开发,平远县特殊教育学校一直着力于校本化教材的探索开发,力求为学生寻求更丰富的学习资源,老师们的教育教学也在一次次实践中、一次次创新中实现专业化能力的螺旋式上升。
END
撰稿:贺莹
郭娜
修订:洪金祥
排版:赵敏婧
审稿:陈俊
识别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jj/4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