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屋喜事建筑篇围龙屋承载着客家人的伟

客家围屋,在中国传统建筑中独具特色。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客家人采用中原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选择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围龙屋,主体结构为“一进三厅两厢一围”。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一间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城堡。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天圆地方”的围龙屋整体上可分为方围、圆围和半圆围三种类型。主要分布在粤北、赣南、闽西这三个地区。

影《围屋喜事》的故事主要讲城市日益扩张、地产遍地开花的大环境下,马家祖屋的老住户们与地产商展开斗智斗勇的故事。影片主人公马文文是传媒精英,为爸爸坚守传统文化的毅力所感动,遂以客家文化为内容策划纪录片,影片以马文文的视点,向观众展示了众多客家建筑的精华。如下图,位于兴宁市萝岗镇的“善述围”。

位于平远县东石镇的丰泰堂是一座有着三堂三横三围的大围屋。

位于梅县区丙村镇的温公祠同样也是一座有着三堂三横三围的大围屋。

位于大埔县湖寮镇的泰安楼是方形土楼的代表建筑。

圆形土楼的代表建筑是花萼楼,位于大埔县大东镇联丰村。是一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偏远村落。《围屋喜事》剧组在这座圆形的客家土楼里面拍摄了影片的最后一场戏。

一支现代的摇滚乐队在这座有数百年历史的老建筑中大放异彩。

影片的主要取景地是梅县区松口镇和梅州市区。松口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广东十大海上丝路文化地标之一。在明末清初时期,松口是粤闽赣地区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由于华侨众多,松口镇保留了大量精美的客家围屋。影片中的主场景就取自松口的一座老围龙屋——崇庆第。

故事就是围绕在这座老围屋的住户们展开。新旧两派、因利益而矛盾重重,祖孙三代。为守护家园而不懈努力。

剧组为了拍摄这些客家老建筑,辗转梅州地区一市两区五县。拍摄了大量古建筑的空镜头。如国父孙中山曾居住过的位于松口镇的爱春楼。

影片中出现不少名人故居,如位于蕉岭县文福镇的“丘逢甲故居”。

位于五华县横陂镇老楼村的世界球王李惠堂的故居。

位于大埔县西河镇车龙村的张弼士故居。

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近代多少叱咤风云的人物,都出自于梅州,难怪梅州市被誉为“足球之乡”、“文化之乡”。相信通过《围屋喜事》,更多年轻的观众能对客家风云人物和精美建筑的历史有所了解。

除了传统圆围、方围、半圆围之外,客家建筑也有一大批中西合璧的建筑被保留下来之外。近代以来,大批客家人下南洋或去到欧美国家淘金讨生活。通过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在海外建立了自己商业帝国,本着落叶归根的思想。大批在海外有所成就的客家人回到家乡,为家人和乡邻建造了一批批独具特色的楼房。

下图(位于梅县区南口镇的“南华又庐”)

下图(位于梅江区城北镇的“联辉楼”和“全凤楼”)

位于梅州市丰顺县的“种玊上围”则是大型客家围寨的代表。

金柚是梅州的特产,闻名全国。看下面这个老建筑,是不是像一个柚子。

这座位于兴宁市黄陂镇的“叶氏春芝楼”,是导演在一本介绍客家围屋的书籍中无意中发现的。为此,导演自己带着航拍器驱车前往拍摄,结果兜兜转转,问遍当地居民,才在深山之中找到这座已经破败不堪的建筑。如果给予维护,或者几年之后,大家只能通过《围屋喜事》看到这座独具特色的建筑了。

围龙屋在影片中作为传统文化的象征,是故事展开的中心点。坚守和破坏派冲突由此而起。片名中“喜事”并非传统意义所指的喜事,而是指是传统文化坚守派的胜利。也意味着这是一部喜剧。

《围屋喜事》将在年12月19日隆重上映,让我们一起期待吧。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1xbbk.net/jwbrc/601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
    冀ICP备19027023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