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人张弼创作过一首叫《渡江》一首七言律诗:
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敝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吟对沙鸥一怆神。
此诗用形象语言、凄苍的笔调,将诗人奔波江湖、怀乡思亲等诸多感怀尽泻于诗中。其实抛开历史的因素,这首诗倒是很可以用到那些曾经在川江上讨生活的船工们。
时代的洪流下,这些行船拉纤的苦命人早就淹没无人谈起。或许幸运的是他们的后代有人大富大贵,有人知书达理,有人功成名就。也有可能很多人没有留下后人。谁知道呢?历史的车轮永远是滚滚向前,‘开倒车’总是容易被人诟病。但是作为民俗文化研究者,又无时无刻不在收集整理这些所谓的过往,这群人可能每一个都做着穿越的梦,然而他们并不是一味推崇过去就比今天好。
今天,你去到川南和西南的一些临水的城市,比如沱江、长江、赤水河等,大约还能看到一些保留完整或者破陋不堪的庙宇,这些庙宇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王爷庙。”他们见证了当年靠水运繁衍生息的人们的历史,那是一种与天地斗争中的妥协,也是另外一种依托和信仰,当然更是一种最朴素的凝聚方式。今天沽酒客就来给大家介绍一座泸州南城的王爷庙。
在过去,泸州跟其他几个临江城市一样,基本上大大小小的王爷庙几十个建于江边,它们的目的都是为了镇江保平安,至于效果如何我们不得而知。
随着时间的发展,泸州老城区的王爷庙完整的你再也找不到了,即便瓦窑坝的清泉寺,它前身是王爷庙,最后也被佛院替代。
而上平远路这座王爷庙,目前只能看到一座空大殿,如今也被打围保护起来。
但是,这座庙宇却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就被改变了用途。上世纪30年代,那里被改建成一所商业专科学校,新中国成立后又成了泸州师范学院的教师宿舍。当时大殿上住了十来户人,两边厢房各住了十来户,住了40年左右。这里也是泸州籍作家何开四的父亲、教育家何白李的住所。
当年,何白李住在此处,辅导学生语文和外语,培养出了不少大学生。如今这里早已没有人居住,成为危房后,它还被保护起来,也不知道算不算幸运。
这个地方,沽酒客总觉得不止现在这个殿,看来民国时候,也重视教育多一点,至于这些迷信的庙宇,用来教书育人更有意义。也算一段佳话。
据说在嘉庆七年()泸州木帮和盐帮在这里的码头使用众多,修建王爷庙除了寄托一种平安,还可以汇聚当时的各类帮众,便于管理和调配。于是就选择了这块地方进行修建。这一段江水逐步平静,往日的热闹也开始迁移,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中国风雨飘摇,但是全国人民都众志成城,一致抗日,大家通过各种方式表达自己爱国抗日的决心。
四川成为了一个大后方,提供着保障和保护,川军也出川抗日,而很多外地躲避战乱的人就到四川躲避。泸州也以博大的胸怀,包容了全国各地的同胞来避难。也让泸州人开阔了眼界,避难的人不代表没有见识和格局,正是因为这样,也激发很多泸州人通过实业救国和教育兴国的方式,来进行曲线救国。
在这种情况下,因地制宜,曾经三山九庙不出城的泸州,很多庙宇便成为了学校。所以,今天看来这个王爷庙拿出来办学,远比每天磕头烧香的好。当然,这也使得它很早就失去传统民俗的性质。反而跟小市和瓦窑坝的王爷庙不一样。
不过,因为两百多年过去了,它的建筑后来又成为家属院,已经没法继续使用了,如今川南庙宇结构还有民间风格的残留,反而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这里能保留做印记和纪念,我觉得已经很不错了。各位呢?对其他王爷庙还有什么记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