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知名酒渣鼻医院 http://m.39.net/pf/a_8733706.html
作者:李永平
作者简介:李永平,河北秦皇岛人,广东平远县黄田林果场知青,年12月入伍,炮兵52团侦察兵、侦察班长、侦察排长、副指导员、连长,年参加团侦察专业比武获二级技术能手,年、年、年三次参加对越自卫反击作战,年参加中越边境侦察值班,两次荣立三等功(战功),年转业。
李永平戎装照祖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的安居乐业,不但要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还必须有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怕流血牺牲、不怕困难、敢打必胜和勇于奉献的人民军队,这是国之基石,人民之所幸。我曾经有幸地成为这支队伍里的一员,倍感无上荣光和自豪。
年对越还击作战时,广州军区炮一师52团在谅山方向配属55军作战,我在一营指挥连任侦察兵。战争2月17日打响,战斗进行得异常激烈,参战的全体将士毫不畏惧,不怕流血牺牲,奋勇冲锋,英勇杀敌,战场上不断传来攻城拔寨的捷报。
在战斗中,我作为侦察兵在一营前进观察所,跟随步兵尖刀连行动,经历了多次生死考验,尤其是我国撤军后我们又一次向敌纵深开观察所,危机重重。
79年3月4日,我军攻占越北战略要地谅山,并向谅山以南推进5公里,造成威逼河内之势。5日,我国宣布撤军。9日已经宣布撤军四天了,各参战部队都在陆续向国内撤退。我炮兵52团一营前进观察所8人,接到上级的命令,在连长郭予贤、副政治指导员段全春带领下,7:30分出发,逆行前往越南境内一个海拔米的无名高地进行敌情侦察。人员组成:侦察兵李永平、宋德文(山东淄博人,76年兵)、邹雨光(广东罗定人,76年兵)、吴立刚(湖北黄石市人,78年兵)。无线班长吴天荣(广东罗定人,76年兵),无线兵董强国(湖北黄石人,78年兵)。
据战场敌情显示,高地附近可能有敌人的观察所,越军的炮火不断地向我回撤部队进行拦阻射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但敌观察所确切位置还不清楚,无法进行摧毁。所以,我们的任务,就是侦察清楚敌人观察所(指挥所)准确位置,指挥我方炮火对敌目标予以摧毁。
此次侦察任务危险性很大,要穿越敌纵深几十公里,越南的边境地区山高林密沟深、敌情复杂,大部队都已逐渐撤回国内,上级考虑到这些因素,为安全起见,专门协调了一个步兵班为我们担任安全保障和向导,为穿越前进争取时间,减少途中不必要的伤亡,保障战斗任务的顺利完成。
侦察兵宋德文当年战地笔记:“我撤兵之时,越方残余炮火封我道路,打我所占高地,9日7:30,我们又开始向前,下午5:25分,到达高地。”
原计划是在3月9日下午14点左右到达目的地,但在中途路过越南一个小村庄时,遇到有一老一少在村头房屋下站着,老者是约五十几岁的女性、年少的为十二、三岁的男性少年,当时我们也没太在意,只顾着往前赶路,谁知在我们穿越两口鱼塘之间的路段时,他们突然拿出枪向我们射击。当时的距离约有一百三、四十米,在这紧要关头,大家也没有什么顾虑,顺势开枪进行还击,并分两头包抄他们,但他们很狡猾,打完就跑,钻进村边树林就不见人了。之后我们在周围进行了搜索,也没有找到他们,无情况后才继续前进。
虽说途中耽误了一些时间,但还是在下午17:25分赶到了高地。3月的天气,白天还是很潮热,加之山高林密,急行军,我们每人携带发子弹、4枚手榴弹、防毒面具,冲锋枪、侦察器材、电台及干粮、水壶等,每人平均负重四十余斤,急行军携带的一壶水也早就喝完了。由于高地属于喀斯特地貌,水源相当的少,想找点水很困难,可再困难也要想办法找水。
在高地稍作安顿,我就拿起了战友的四个水壶去找水,顺陡峭山势走了约七、八分钟后,查看了一下地貌,判断在一些灌木茅草相对较密的地方,可能会有水,就摸索着往前走。当走到一处山洼处时,听到有水滴的声音,高兴得不行,马上过去查看,水滴虽然小,但水滴速度还可以,我便用小时候下雨天玩水时玩过的游戏,利用草叶搭桥,使水能够集成流状,之后再用手接一点喝自己先尝尝,没有异味后再接到水壶里,这个小动作效果不错,清澈的山泉水约七、八分钟就接满了一壶水。
在第二壶刚接了一会时,就听到有迫击炮炮弹飞过来的呼啸声,我顾不上接水,迅速就地隐蔽,刚隐蔽好,敌人的几发炮弹就落了下来,打的那么准,这一下水源就被炸坏了,也没办法了,生疏地形,也不便久留,又一细想,这原来一定是越军的一个控制点,就是不想让我们找水喝,一旦发现有人来接水,立即进行炮击。无奈,我只好提着一壶水回到隐蔽点,八个人喝一壶水,真的十分困难。
作者李永平(右)与战友吴立刚在勘察地形在观察所隐蔽点,我们侦察兵是轮流值班,在休息过程中,我遇到友邻步兵的一名小战友,看年纪很轻,在我边上休息,我好奇就和他聊了起来,得知他是河北沧州人(名字忘了),新兵,刚十八岁,入伍集训了一个多月就上了战场,中午他们班受领任务拔据点,可由于地形复杂,敌人火力凶猛,暂时未能攻下来,他左臂也受伤了,我看了心里挺为他难过。
虽进行了简易包扎,但还在流血,我又稍帮他紧固了一下,看他的面色苍白,嘴唇发干,我知道这是因为流血和紧张造成的,非常心疼这位小战友,为了表达我的心意,就把出发时携带的途中舍不得吃的一盒克的酸菜罐头给他吃,以缓解他饥饿和口干缺水的困难,同时,我还给他讲了一些战术防护要领,他非常感激,之后,我两就座在一块石头下休息。
傍晚,这位小战士他们又接到再次消灭对面敌火力点的任务,出发时,他向我告别,我也让他注意隐蔽,保存自己,才能消灭敌人。夜里23点多,他们回来了,再次见到我时,小战士高兴地说,我们打下来啦,在进攻敌火力点时,我听到了敌人敲击手雷的声音,迅速卧倒,手雷爆炸后,我再冲锋,和战友们一起消灭了敌人,摧毁了敌人的一个火力点,非常感谢你对我说的一些战术要领。
第二天,我们的侦察还在继续,天刚开始放亮,敌人还以为不够亮,我们发现不了他们,就钻出隐蔽点进行活动,没想到我一直不间断的面对着敌方的树丛茅草缝隙反复观察,终于被我发现了出来活动的越军人员,经过反复观察甄别,从敌人的运动轨迹、隐蔽得极其狡猾的伪装的天线及观察位置,判定为一个敌观察所,立即向指挥所报告,指挥所立即向我营阵地下达射击命令,营阵地先有中央连进行试射,前观小组对射击进行校正后,全营进行效力射,弹群很快覆盖目标,摧毁了敌观察所,减轻了敌人向我方射击的准确性和频率,我们也圆满的完成了这次艰险、困难、短暂的侦察任务。11日后半夜,接到了群指挥所的命令,让我们与步兵兄弟一起回撤祖国。
山里后半夜的天,漆黑一片。我们在无名高地接到命令后,快速收拾好装备与友军一同回撤,此时周边还有许多步兵战友,(之前没看见,是战友们都在自己的战位隐蔽着)。回撤中,大家顺着一条山边羊肠小道快速行军,由于天黑路滑,一不小心我的脚就踏空了,人一下就摔到沟下去了,下半身已经悬空,眼看着就要掉到几十米深的山沟里,我手疾眼快,本能的快速抱住了路边的一棵手臂粗的小树,才有幸捡了一条命,在后面战友的帮助下,很快的爬了上来继续前进。
天黑,后面的人很难看到前面的人,此时,我背囊上有一片掉落的树叶,在微弱的夜空映衬下,发出惨淡的弱光,就凭这点后面的战友才跟上我。待到天际发白时,我们已经走了一半的路,避开了敌人的危险区,虽说走回了一半的路程,可天亮时,越军发现我们撤退了,迫击炮不停地追着我们射击,此时,谁也没把他当回事。这时大部队也停下来休息,大家又累又渴,在一处山洼里,有一片田地,大家见有水,趴下就喝,渴得难受,喝的爽快,待喝完仔细一看,田地里全是牛屎,但都喝下去了,也没办法。
由于撤退时条件所限,有些伤员使用的是简易担架,有些没有担架的,就由两人架着走,其中一个步兵伤员腰部贯通伤,被两人架着走,忍着痛,不喊不叫,自己紧紧咬着下嘴唇,都咬穿了也没叫吭一声,十分坚强,让我们非常的钦佩。再出发,我们一鼓作气、经过八、九个小时的行军回撤,行程几十里路,终于踏上了祖国的领土,我们高兴,我们喊叫,虽然汗水泥水湿透了军装,但兴奋、喜悦的心情无以言表,时间是3月12日18:05分。踏上祖国的领土之后,连长郭予贤向营指挥所报告情况后,指挥所命令我们在原地休息,等待指挥所派车接我们回去休整。
这次执行侦察任务,原计划时间两天,是按二天任务携带的给养,但实际战场情况有变化,四天才完成任务,与步兵部队一起回撤的,我们携带的两天给养本来就不够,还分给了一些给步兵兄弟。
我是对越作战前观侦察兵,战斗在敌我最前沿,历经枪林弹雨,这是其中一个比较惊险的片段。虽说这场战争只进行了一个月的时间,但祖国的领土尊严和完整得到了捍卫,打击和教训了敌人,打出了国威军威,打出了几十年的边界和平,我能参加这次战争、倍感骄傲,我为我是一名光荣的侦察兵而自豪。